http://www.ruisuadvisory.com/baijiuzs/ 2021-05-18 閱讀數(shù):959
我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,源遠流長。
說到飲品,必然以茶與酒為代表,見于尋常百姓家,又凝結(jié)著中中華文化,折射出國人的兩種性格。
“茶類隱,酒類俠”,茶使人清醒,酒讓人迷醉。
然而,飲酒與飲茶,喝的都是一種心境。
正所謂,酒不醉人人自醉,茶不清心心自清。
喝酒,總是在心境大起大落時。
高興了,喝兩杯助興;心煩了,來幾壺澆愁。
“酒入豪腸 七分釀成了月光”。胸中懷一腔豪氣,美酒灌入,心境更加開闊,心情更加爽朗。
“慨當以慷,憂思難忘。何以解憂?唯有杜康!睉n愁時,痛飲一壺好酒,暫時忘卻人世間的紛擾煩憂。
文人騷客獨自暢飲美酒時,酒是暫時脫離世俗的媒介。喝到酣暢淋漓,酩酊大醉,醉后“無思無慮,其樂陶陶”。
一人飲醉,亦或有不得已而為之的辛酸。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,面對曹魏的覆亡,又不肯與司馬氏合作,只能借醉酒來避免激烈沖突,全生避害。
人在世間,多少無奈,幸有美酒相伴,暫解煩憂。
三五好友相約痛飲烈酒時,酒是加深感情的紐帶。俗話說,感情深,一口悶。
酒逢知己千杯少,遇到志趣相投的朋友,感情越喝越深。
酒,代表著真性情。
酒后的人易吐真言,自然流露出內(nèi)心真實情感。
酒,代表著熱情豪爽、狂放不羈的性格。
不拘小節(jié),不屑算計,懶爭蝸角小利。
俠者如酒,嫉惡如仇,一往無前,無懼無畏。
喝茶時,心境平和,波瀾不驚。
曾有一位官員在飲茶時說:茶乃人生,茶葉在壺中沉浮,似是人生之沉浮。
獨自泡上一杯茶,看茶葉在沸水中旋轉(zhuǎn)、升騰,又落下,終將沉在杯底。
揭開蓋子,一杯清茶已成,香氣清雅馥郁,沁人心脾。
初飲微苦,再品回甘,然后茶香縈繞齒間。在這細細品味中,心境淡如清風。
喝茶,是浮華之后的素樸,是熱鬧之后的靜默。
“酒困路長惟欲睡,日高人渴漫思茶!苯(jīng)歷了飲酒的濃烈與痛快,用飲茶來撫平酒后的身體不適,以及心中的躁動不安。
喝酒后,精神亢奮,有千言萬語欲傾吐,甚至引吭高歌。酒,也助成了詩人筆下的瀟灑詩篇。
喝茶后,人往往保持沉默。人生真味,也就在這不言中了。
“掃來竹葉烹茶葉,劈碎松根煮菜根!焙炔,從淡淡的苦味中品得一絲甘甜。平凡樸素的生活中自有真趣,豪華落盡見真淳。
茶,代表著沉靜穩(wěn)重的性格,老成持重。
智者如茶,看破了人世間的虛華,淡泊名利;心境寂然,超脫通透。
酒與茶,一動一靜,一為活潑、一為沉穩(wěn)。
歷史上極負盛名的兩位詩人,詩仙李白和詩圣杜甫,性格分別似酒與茶。李白如酒,杜甫更近茶。
杜甫的《飲中八仙歌》云:“李白一斗詩百篇,長安市上酒家眠。天子呼來不上船,自稱臣是酒中仙!
李白酷愛飲酒,狂放不羈,藐視權貴。趁著酒興,大筆一揮,立成飄逸出塵的詩篇。
“舉杯邀明月,對影成三人”;“人生得意須盡歡,莫使金樽空對月”。
杜甫則對酒十分警惕,曾言“臨歧意頗切,對酒不敢吃”。
杜甫生性持重謹慎,飲酒節(jié)制,文質(zhì)彬彬,對尊長恭敬從禮。詩文沉郁頓挫,工整渾厚,透著理性的光輝。
道家的兩位先哲,老子如茶,莊子則如酒。
看著世人沉浸在熱鬧喧嘩中,老子卻孑然沉默,似樸拙木訥。
“眾人熙熙,如享太牢,如春登臺。我獨泊兮其未兆,如嬰兒之未孩,傫傫兮,若無所歸。”(《老子》第二十章)
老子為智者,冷靜沉默。大智若愚,大巧若拙。
莊子的心靈則徜徉在天地之間,盡情馳騁想象,想落天外;語言恣肆,洋洋灑灑。
“乘天地之正,而御六氣之變,以游無窮!毙撵`自由超脫,達到“獨與天地精神之往來”的人生境界。
茶與酒,代表了國人的兩種性格,也都能助成藝術人生。
兩者互補,又可并存,豪爽似酒的人也會冷靜沉著,淡泊如茶的人也會有真性情之灑脫。(文章來源:鳳凰新聞)
您留言,我回電!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(chǎn)品!
提示:留言后企業(yè)會在24小時內(nèi)與您聯(lián)系!
溫馨提醒:本網(wǎng)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,倡導誠信合作、互惠共贏!為了保證您的利益,建議經(jīng)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,認真考察該公司資質(zhì)誠信及綜合實力,以免造成損失!
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(wǎng)絡轉(zhuǎn)載,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(nèi)容的真實性。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(chǎn)權,請來信或來電告之,本網(wǎng)站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,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