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://www.ruisuadvisory.com/baijiuzs/ 2024-07-12 閱讀數:245
如同其他產業(yè)一樣,白酒業(yè)動輒被詬病“產能過剩”“渠道壓貨”,似乎過剩的產能與市場有限的消化能力之間,存在著一道無法被抹平的鴻溝。
但從統(tǒng)計數據來看,近年來,白酒業(yè)的產能卻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,那么,白酒業(yè)到底是產能在下降,還是產能過剩?
先看權威數據。我國白酒業(yè)產能高峰是2016年,根據國家統(tǒng)計局的數據,當年度,全國規(guī)模以上白酒企業(yè)完成釀酒總產量1358.36萬千升,同比增長3.23%。以區(qū)域來說,最突出的是四川省,當年度,四川白酒產量為402.67萬千升,增長8.65%,位居全國第 一;河南省白酒產量117.50萬千升,增長3.65%,位居全國第二;山東省白酒年產量112.64萬千升,下降0.72%,位居全國第三。
經過了8年之后,到2023年,白酒行業(yè)實現總產量629萬千升,同比下降5.1%;而其中,規(guī)上企業(yè)白酒(折65度,商品量)產量449.2萬千升,同比減少2.8%。
若單以規(guī)上企業(yè)的產能來計算,那么,2023年度行業(yè)產能約為2016年的33%,相當于8年來產能減少了三分之二,不可謂不大。由此看來,若單純以總量來比較,而不論單一產區(qū)或單一企業(yè)的話,那么,行業(yè)產能總體呈下降趨勢是毫無疑問的。
可是,另一方面,從市場端傳來的消息卻顯示,各地經銷商普遍面臨壓貨壓力,甚至縣級經銷商的庫存量動輒以萬箱計算,有說法稱,單純消化現有庫存量,就需要到2026年才能完成。
這就意味著,在總體產能下降的同時,酒業(yè)的渠道壓貨現象也很嚴重。可是,明明產能已經大為減少,在供給端大幅縮減達三分之二的情況下,為什么還能出現這種“過!爆F象?
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——
其一,產能與銷售量并不對等,2016年產能達到1358.36萬千升,但是卻并不能全部在當年度消化,部分原酒變?yōu)榛瀑A存,部分成品酒變?yōu)榍缼齑妗5搅?023年,雖然行業(yè)實際產能減去三分之二,但是,此前積累的未能消化的產能卻層層積壓下來,匯聚到渠道端。
其二,總體產能的縮減與少數名酒的擴能是同步進行,這一退一進之間,少數名酒的繁榮掩蓋了行業(yè)的總體下降,也讓市場傳遞的信號失真,導致了2020-2022年間的名酒、醬酒產能大躍進,為部分區(qū)域、部分領域的白酒產能過剩埋下伏筆。
在上一輪周期之前的2012年,茅臺的產能約為3.3萬噸,到2016年,茅臺產能約為3.93萬噸,但是到了2023年,茅臺產能約為5.72萬噸。
以上可以看出,在白酒全部產能高峰的2016年,茅臺并未過分擴張。但是2016年后,伴隨著名酒復興,茅臺加速擴能,2023年的產能已經接近2012年的2倍左右,如此體量,茅臺大概難稱“稀缺”了。
按照2023年茅臺產能5.72萬噸來計算,約為1.14億瓶,而若茅臺繼續(xù)推進原有的擴產計劃,則意味著產能在現有基礎上還會繼續(xù)增加。作為目前零售價兩千多元的超高端酒類產品,一年消化掉超1億多瓶如此高昂的產品,其對市場自然是有壓力的。
其三,伴隨著消費端的分化與細化,其他類型的飲品開始擠占傳統(tǒng)上本屬于白酒的需求,這也導致了對白酒需求的減弱,造成了產能相對過剩。
其四,市場對名酒的需求與對豪車、豪宅的需求一樣,都進入了下行通道,伴隨著消費的放緩而造成了整體需求的減弱。
所以,中國白酒的產能過剩問題,實際上是一種結構性的過!丛谡w產能下降的情況下,部分酒企逆勢擴張而形成,是供給端與需求端的不平衡、不匹配所造成的。(文章來源:華夏酒報)
您留言,我回電!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!
提示:留言后企業(yè)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(lián)系!
溫馨提醒: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,倡導誠信合作、互惠共贏!為了保證您的利益,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,認真考察該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,以免造成損失!
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轉載,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權,請來信或來電告之,本網站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,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。